首页 > 绿茶 > 黄山毛峰 > 正文

黄山毛峰的创始人

清代,安徽歙县漕溪谢氏《馀庆堂》第47世纪谢正安(1838-1910),此名字是以其于1910年仲春为四个儿子分家的《祥字阄书》中有“正安亲笔”,卒后墓前《碑文》载:“皇清诰封奉政大夫,封朝议大夫……正安……之合墓”的正名相符合。

从《祥字阄书》“自序”和有关考查来看,正安18岁开始去江北做生意,故在咸丰中叶,太平军路经徽州,“家业为之荡尽。”则由弟正富侍双亲逃难求生,后遭瘟疫,亲房叔伯大半死亡。安定两年,弟又病逝。正安已是“当孑然寡助之时,处家无立锥之地”,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。“恐忝所生,誓欲重撑夫门户”。他带领家人,到离家9公里深山的充头源租山开垦,种粮度日,结合种植茶园。此间蒋(新田)、郑(瓦窑坦)、王(横路下)3户及安庆逃难的吴、储2户陆续迁入充头源落户,租山种粮,发展茶园。

同治年间,“商务奋兴”,正安均常在外跑商务,并每年在漕溪挂秤收购春茶,略经加工,户挑到皖东运漕、柘皋设店销售。情因亲步谢光荪(1818-1878)在江苏靖江县新沟司衙内任职,又将茶叶从长江水路先到靖江,再到上海闯市场,大开了眼界。当明上海茶庄林立,各庄普有名品。而常品茶竞争相当激烈。使得谢正安清醒地认识:在上海市场开茶庄,既要有了好招牌,更要手中有极品名茶。他集市场商务实践和20多年种、采、制、销茶叶之经验,又受父、叔多方谋划指点,筹办茶号在同治后期已形成雏势,明逢光绪元年(1875年),漕溪“谢裕大茶号”开张。并于清明后,他亲自带领家人到充头源茶园选采肥壮芽茶原料,经过“下锅炒(即用五桶锅杀青)、轻滚转(手轻揉)、焙生胚(毛火),盖上园簸复老烘(足火、显毫)”的精心制作,形成别具风格的新茶。

由于“白毫披身,芽尖似峰”,故先称“毛峰”。因数量极少,先运到上海新挂牌的“谢裕大茶庄”,被英国茶商品尝后,竖起拇指,连声称赞。不仅毛峰迅速名扬上海,亦为茶庄屯绿外销打通渠道。后因毛峰产地,既属黄山源,又邻近黄山,则称“黄山毛峰”。故此,谢正安既为“谢裕大茶行”开创者,又为“黄山毛峰”创始人。后以其丰功佳绩为始祖,谢氏《馀庆堂》分支立“慎裕堂”,为置产所用。如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仲春《歙邑黄山漕溪谢慎袼堂正安屯溪置产簿》所记载。后来当地对慎裕堂人统称“茶行里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