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绿茶 > 碧螺春 > 正文

碧螺春的历史沿革

吴县洞庭山是我国著名的古老茶区,唐代以前就有茶。唐代杨华撰《膳夫经手录》(856年)“茶,古不闻食之,近晋、宋以降,吴人采其叶煮,是为茗粥。”可见其时吴已有茶,为生煮羹饮。陆羽《茶经》中把洞庭山列为我国重要茶叶产地之一,八之出中有“苏州长洲县生洞庭山,与金州、薪州、梁州同”,此时的茶叶已经加工为蒸青团茶。

北宋乐史撰《太平寰宇记》(987年前后):“江南东道苏州长洲县洞庭山。......山出美茶,岁为入贡。”朱长文《吴郡图经续记》(1084年):“洞庭山出美茶,旧入为贡。……近年山僧尤善制茗,谓之水月茶,以院为名也,颇为吴人所贵。”水月茶,又称小青茶,《三吴杂志》(1488-1505年)中记;“古迹,墨佐君坛。《洞庭实录》云,在缥缈峰北一里,水月寺相近。......上有池,可半亩......百步许,地名吃摘,出茶最佳。谚云:墨君坛畔水,吃摘小青茶。又称缥缈峰西北扩里坞,曰水月寺。......产茶入贡,谓之水月茶。”可见宋代洞庭山出产水月茶,品质比唐代陆羽写《茶经》时明显提高,已成为人贡的上品茶。

明代至清初,洞庭山茶叶产品较多。《二酉委谭》(明代王世懋,16世纪):记“时西山云雾新茗初至,张右伯适以见遗。茶色白,大作蔓子香,几与虎丘捋。......汲新水烹尝之,......两腑风生,念此境味,都非宦路所有。”《林屋民风》(清代王维德,1912年)“土产茶出洞庭包山者,名剔目,俗名细茶,出东山者品最上,名片茶。制精者价倍于松萝。”《龙沙纪略》(清代方开济,1720年前后)中记有“茶自江苏之洞庭山来,枝叶粗杂,函重两许,值钱七八文,八百函为一箱,蒙古专用,和乳交易,与布平行。”这一时期洞庭山的茶叶种类有西山云雾,包山剔目,东山片茶,也有专销蒙古的粗杂茶。除后者外,品质都较优,可与同时期的“虎丘茶”、“松萝”媲美,而且在采摘时间、原料外观和内质等方面的要求开始趋向碧螺春。

据现有史料,最早记载名茶碧螺春的是《随见录》,原书散失,作者和成书年代不详,据清代陆廷灿的《续茶经》(1734年)引“洞庭山有茶,微似岕而细,味甚甘香。俗呼为‘吓杀人’,产碧螺峰者尤佳,名碧螺春。"1747年《苏州府志》载:“茶出吴县西山,以谷雨前为贵。唐皮、陆各有茶坞诗。宋时洞庭茶尝人贡,水月院僧所制尤美,一号水月茶,载《续图经记》。近时佳者名碧螺春,贵人争购之。”《吴语》(清代戴延年,1771年)亦有记:“碧螺春产洞庭西山,以谷雨前为贵。唐皮陆各有茶坞诗,宋时水月院僧所制尤美,号水月茶,近易兹名,色玉香兰,人争购之,洵茗(草桀)中尤物也。”根据上述史料,碧螺春茶应成名于1734年前,且东山、西山均产。究竟其形成于何时何地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《柳南续笔》(清代王应奎1757年):“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,产野茶数株,每岁土人持竹筐采归,以供日用,历数十年如是未见其异也。康熙某年,按候采者如故,而其叶较多,筐不胜贮,因置怀间,茶得热气,忽发异香采茶者争呼‘吓杀人香’。‘吓香人香’者,吴中方言也,因遂以名是茶云。自是以后,每值采茶,土人男女长幼,务必沐浴更衣,尽室而往。贮不用筐,悉置怀间。而土人朱正元独精制法,出自其家,尤称妙品。康熙己卯,车驾南巡,幸太湖。巡抚宋(荤),购此茶以进。上以其名不雅,题之日‘碧螺春’。自是,地方大吏,岁必采办,而售者往往以伪乱真。正元段,制法不传,即真者亦不及(囊)时矣。”宋荦于康熙三十一年至四十四年(即1692一1705年)任江苏巡抚,达13年之久。治所在苏州。进献此茶,似有可能。因此,碧螺春最早应产于东山,得名于康熙己卯年(1699年)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,西山生产碧螺春大约1734年在1747年之间。在明清洞庭山诸多茶叶中,碧螺春以其上佳品质列为贡品,名闻天下。《一斑录杂述》(清代光祖,1839年)“......浙地以龙井之莲心芽,苏州以洞庭山之碧螺春,均已名世。”俞越撰《茶香室丛抄》(1883年)称“按今杭州之龙井茶,苏州洞庭山之,皆名闻天下……”